周大為老師 X 花蓮禪光育幼院
上課時間:2017/ 7/12、7/13、2018 / 1/ 23、1/24
課程介紹: 我的旅行箱
每個受傷的孩子都有一顆流浪的心。2001年,兒童參與式工作的藝術家 克蕾契蒂(Glynis Clacherty) 展開一項計畫曾帶領非洲許多流離的孩子創作屬於自己的行李箱,每個孩子都選擇了一個旅行箱,在旅行箱上畫出自己的故事。
為什麼是旅行箱?
藝術家認為之所以選擇旅行箱作為媒介,是因為旅行箱暗示與兒時記憶有關的離家回憶要素。旅行箱有可以讓每個人看到的表面,以及擁有者選擇是否要公開的內部隱藏空間。對於孩子是一個像是盒子一般,具有內與外,相對安全,且象徵涵容心靈的物件。
因此本次待用課程 大為老師也將嘗試使用行李箱作為創作的媒材,讓孩子們透過創作自己的行李箱,來表達關於自己、居住、移動,以及對於自己珍愛寶貴記憶的點點滴滴。藉由旅行箱的意象,讓孩子們自然說出內心的故事與期待。
帶領禪光育幼院的藝術療癒課程不知不覺三個年頭過去了,回想當初還是小一的孩子們現在都已經四年級了。
印象很深,當初只要ㄧ不如意,就情緒失控到處亂丟積木的小俊,現在已經懂得聆聽老師,甚至願意主動幫忙大家;當初害羞低頭的小琴,已經是班上最高的女孩,很喜歡打籃球。
幾個孩子就在這幾年中間,在老師與社工們細心教導照顧下,逐漸發生了改變,很慶幸有機會見證到這樣的變化。這裡孩子沒有安穩的家,也可能曾在原生家庭中受到傷害,對於幼小的心靈產生巨大的影響,產生許多身心適應的問題。
育幼院的資源有限,大家需要團體生活,卻也都需要各自獨特的關注與陪伴,需要適應自己,也適應環境變化的挑戰。 幾年的歷程中,我看見孩子在藝術中,開始可以感到安全,也願意投入,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因為每一次的表達都可能反應了一部分他受傷的心,更多時候看似無意識的揉捏念頭,反覆調色,可能都是正嘗試與自己的內在接觸、共處的歷程。
這段時間他們開始透過藝術自發性地展開遊戲,與環境互動。更多時候我會讓他們帶領著我,我只是陪伴聆聽與他們同在,相信他們自己會在藝術遊戲中找到自己需要的。
治療師的關注與陪伴,有時候會讓孩子自由並且感到安全,開始願意去探索各種可能。

在自然環境、院方老師與藝術陪伴的支持下,我看到了每個受傷的種子都還是可以憑著自己的力量找到出路,雖然不容易,卻慢慢前進著,摸索著自己生命獨特成長的道路。
大為老師於2018年初 藝術療育課程結束後寫下
發表迴響